海上福建,藍色動能如此澎湃
——三個關鍵詞看福建館
踏入福建館,360度全覆蓋的藍色大屏動態投射著“熒光海”,這一刻,“星辰大海”具象化了;再往裏走,高水準“海上福建”如同微縮模型般,映入眼簾——
第二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福建館用9000平方米的面積,呈現新時代“閩在海中”的圖景。記者了解到,今年參展面積與去年相比實現了翻倍增長,包括電動船舶産業鏈展區、海上風電展區、海工裝備展區、深海養殖展區等。
從福建館,記者微窺福建海工裝備發展之“質”:逐夢深藍、競逐新質、綠色驅動——三個關鍵詞折射出正加快崛起的“海上重器‘福建造’”這一傳奇。
在這裡,“逐夢深藍”從願景變成實景。
全球最大的敞口集裝箱船——3700TEU集裝箱船“地中海努裏亞”輪,是我國出口的高附加值、高技術性能、高難度的超大型敞口集裝箱船;“閩投1號”,全國首個半潛式漁旅融合平臺,具有機械化、智慧化、可抗風浪等優勢,宛若“海上鋼鐵俠”……依託船模,福建館集中展示了我省在電動船舶領域完整的産業鏈圖景,從技術創新、産品研發到市場推廣。
無獨有偶,在海上風電展區,“鏈長”三峽集團匯聚了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展示福建在海上風電領域的纍纍碩果;深海養殖展區全景展示了福建構建“育苗—養殖—加工—品牌—銷售—餐桌”的海洋全産業鏈;海工裝備展區則突顯交通、港口資源、碼頭配備、産業基礎、配套設施等海工裝備産業發展優勢以及海工裝備製造等發展成果。
福建館展出的百餘件展品,件件是我省多措並舉補鏈強鏈、推動航海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生動印記。記者了解到,我省已形成海工裝備、深海養殖、海洋新能源、臨港石化等産業支撐,初步形成閩江口、三都澳、湄洲灣、廈漳灣等産業集聚區。
在這裡,“競逐新質”成為高品質發展的秘訣所在。
3D列印一艘10米長的實物船艇只需一天時間!寧德未來船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第二次來到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其展示的10米實用船艇3D列印工藝,引得現場觀眾點讚。記者採訪時,該公司董事長秘書林發祺正忙著加一些客商的微信。
“3D列印技術可實現複雜結構的製造,為船艇設計提供更多可能性,還可快速定制出具有獨特性能的船艇産品。”林發祺將其比喻成“一條永不沉沒的船”。他説,新能源、新材料在漁業裝備領域的應用正在日益活躍和發展當中,通過引入3D列印技術,船艇製造業可以實現從設計到製造的數字化、智慧化轉型。
此次,福建館共吸引超50家企業參展,全面覆蓋了船舶製造、風電、遊艇等核心産業領域。除了央企數量有所增加外,500強企業寧德時代首次參展。
據悉,國內各類水域中,已有超過700艘電動船舶搭載了寧德時代電池;而在2020年,寧德時代就下線了首套海洋船舶動力電池系統……展板上的成效與規劃,無不體現寧德時代持續探索更高效、更敏捷、更持續的製造模式。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紛紛向水面尋找創新業務,加快推動新質生産力“入海”。“當人們投入更多金錢和人力尋求創新時,創新會加速發生”,正如此前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接受採訪時提到的,創新一直是寧德時代的生命力。
向海圖強,福建以科技創新推動航海裝備産業高品質發展。已設立福州海洋研究院,嫁接6個海洋産業聯合研發中心,建設4個海洋科創成果集轉机化區,形成了“1+6+4”海洋科創體系。目前,已培育涉海省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6家、涉海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38家。
在這裡,“綠色驅動”已然是航海裝備産業的未來新走向。
星雲股份船用集中式超級充電系統亮相,引起業界關注。該産品具有超長壽命設計和高可靠性,超充終端最高可提供600kW功率輸出,能夠全方位滿足電動漁船、遊船、河運貨船等船型的快速充電需求。該系統車用版本已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船舶充電版本今年也成功中標寧德翠屏湖的電動船舶項目。
“船舶低(零)碳發展是航運業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必然趨勢。”福建星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能源事業部總經理劉智説,全球航運業駛向零碳時代,新的發展機遇也隨之而來。
綜觀此次福建館的四大展區,“綠色”“零碳”等標簽貫穿始終——
看“福建造”,全球首艘具備橫跨大西洋能力的LNG燃料汽車運輸船模型四週人頭攢動,福建省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振均介紹道:“這艘船擁有13層汽車甲板,最大裝車量可達7500輛,用LNG進行驅動,減碳量達到27%。”
看“中國造”,國內第一艘氫能源動力的船舶“三峽氫舟一號”模型引人矚目。“目前這艘船運作了一年時間,我們願意融入‘電動福建’,帶動整個産業更好發展。”武漢長江船舶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文軍説。
有理由相信,在“重器”加持之下,福建海工裝備産業將迎來跨越發展,闊步邁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記者 林霞)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