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平潭穩步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成果斐然

海岸線“整容記”

2025-03-16 07:26
| | | |

修復後的君山片區海岸線(平潭綜合實驗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局供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持續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一直以來,平潭綜合實驗區秉持“統一規劃、分段實施”的佈局理念,依循從東向西、由南向北的有序節奏,穩步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作。

  從海壇灣陽光海岸景觀工程、壇南灣海岸生態修復工程,到大嶼島生態島礁及竹嶼灣生態整治修復,再到君山片區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實驗區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累計投入資金約12億元,成功完成19.42公里海岸線的綜合整治工作,修復面積超5000畝,成果斐然。

海岸生態精準“治療”

  近日,記者踏入地處平潭島東北部的君山片區裕藩灣,只見天藍海闊,旖旎風光盡收眼底。沿岸,鱗次櫛比的精品民宿與平坦寬闊的村道相互映襯,盡顯生態修復後的迷人魅力。然而,這片如今充滿魅力的海灣,往昔由於自然侵蝕與人類活動等因素,海岸帶生態一度遭受重創。

  “當時這裡植被受損,衛生條件極差,還散發刺鼻氣味,而且沙灘退化,岸線低窪,每逢天文大潮或颱風,沿線居民就難免遭受水患。”君山片區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裕藩灣海岸帶施工單位負責人王晨華回憶道。

  2012年,君山片區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應勢而生。該項目總投資達5億元,于君山沿線、裕藩灣、大澳灣三個區域同步開展生態修復工作。

  “經實地調查、採樣與建模,我們發現君山沿線海岸帶植被覆蓋率低,山體滑坡隱患和水土流失問題突出。受人類活動和海浪侵蝕影響,大澳灣與裕藩灣海岸沙灘退化嚴重,海灘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實驗區資源生態局海域海島處工作人員林娜介紹。

  綜合三個岸段的不同狀況,項目團隊制定了針對性修復方案。“一方面,我們拆除非法養殖設施,為海岸‘減負’,採集優質海沙補灘、擴灘;另一方面,補植木麻黃等抗風樹種,並輔以桃金娘等植物群落構建防風屏障。”王晨華介紹道,“同時,建設步棧道,既為遊客提供親近海岸的途徑,又能減少對沙灘生態的破壞。”

  去年8月,君山片區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順利完工並通過省級驗收。通過一系列舉措,項目累計修復自然岸線7.9公里、完成修復區域面積684畝,海灘補沙量達64萬立方米,新增36萬株喬木、270畝灌木與405畝地被植物,成功構建起集海岸修復、沙丘養護、後濱恢復於一體的生態海岸帶。“看著海岸線一點點變美,心裏滿是成就感。”王晨華感慨道。

生態紅利持續釋放

  隨著海岸線的成功修復,君山沿線優美的海岸風光得以重現。實驗區隨即以“一山兩灣”為基礎,深入開展景觀資源調研、普查與保護工作,全力打造生態風景廊道。

  “我們以現有村道、梯田機耕路、遺留海堤為線,串聯起山、石、田、海等可持續利用景觀資源,增強廊道的連貫性。同時,精心打造具有石頭厝風貌元素的配套建構築物,完善景區相關配套設施,為市民和遊客營造更具特色、更便捷的遊覽環境。”實驗區資源生態局海域海島處負責人陳財説。

  與此同時,海岸線生態的改善,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注入,民宿、餐飲等相關産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君山片區的旅遊業迎來蓬勃發展。“星辰大海”鏡沙度假休閒項目、“依山依汐”度假民宿群項目在修復項目周邊成功落地。

  2024年初,緊鄰碼頭、面朝大海的“依山依汐”度假民宿群依託整治後的裕藩灣沙灘順利開業。該民宿群以度假民宿和戶外休閒為核心,融合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旅遊旺季人氣爆棚,淡季也憑藉濱海露營、親子樂園等特色項目吸引眾多遊客前來。

  “海岸線生態修復後,環境更優美,我們投資者也更有信心。如今,我們全年接待遊客量超10萬人次,尤其是‘藍眼淚’爆發期,客房常常供不應求。”“依山依汐”濱海度假區項目負責人王佐華介紹。

  依託優質岸線景觀,裕藩村將閒置土地與建設用地盤活,打造景村融合示範項目,讓村民們在家門口投身旅遊相關工作,收入顯著提升。“現在村莊美了,大家收入也比以前穩定多了。”裕藩村村民陳先生開心地説。

  君山片區海岸帶的“蛻變”,正是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要求的生動踐行。不過,君山片區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只是平潭海岸生態修復的開端。

  “未來,實驗區將持續推進西部海岸帶和主島周邊有居民海島的保護修復工作,重點實施象鼻灣、長江澳、大練島、東庠島和嶼頭島等侵蝕岸線的修復工程,全方位提昇平潭海岸帶整體的防災減災能力。”陳財表示。(見習記者 劉宇捷)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