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武夷山:遇見山水與人文的極致浪漫

2025-04-16 08:34
| | | |

星村鎮濱水茶香徑 于崇高 攝

騎行愛好者在崇陽溪漫遊道上自在騎行。孫開彥 攝

九曲溪六曲全景 彭善安 攝

燕子窠生態茶園 蔡素華 攝

  武夷春色,最是撩人。晨霧如紗,輕籠九曲溪畔,新綠的茶芽沾著露珠,在陽光下閃爍如星。山櫻淺粉,點綴丹崖翠谷,風過時落英簌簌,飄入潺潺溪流,隨水遠去。春水初漲,竹筏輕搖,倒映的峰巒隨波盪漾,恍若天地對折。偶有白鷺掠過水面,翅尖點破山影,又倏然飛向茶壟綿延的遠山。這便是武夷的春——三分在眼中,七分醉心裏。

  近年來,聚焦“文旅+”發展理念,武夷山持續不斷豐富産品供給、全力優化文旅服務品質,完善提升武夷山這“一座山”的核心旅遊資源,策劃武夷山國家公園探秘之旅、採茶制茶體驗之旅、朱子文化研學之旅3大主題産品,打造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自駕、崇陽溪漫遊道騎行、星村濱水茶香徑徒步3種遊玩路線。全域旅遊多點開花,遊客有了更多遊玩選擇。

國家公園探秘之旅

折疊時空的綠色長卷

  在武夷山,有一條長達66公里的崇陽溪漫遊道,它與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相互交織,宛如一條靈動的絲帶,將武夷山水的美景巧妙地串聯成珠。沿著這條線路前行,你可以在曹坊阿勒泰尋得一處靜謐的角落,在那裏,攤開一本閒書,讓文字的力量與自然的寧靜相互交融;也可以在月亮灣靜靜佇立,聆聽那一汪潺潺的水聲,仿佛是自然在低聲訴説著古老的故事;或是登上白雲禪寺,在寧靜祥和的氛圍中,靜賞雲起雲舒,體悟時光的悠然流轉;亦能奔赴青龍大瀑布,在磅薄的山水之間,盡情地放空自我,讓身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每一處景點,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等待著遊客去發現、去感受。

採茶制茶體驗之旅

一片樹葉的山河史詩

  “在家喝的是一杯茶,在武夷山,喝的便是一座山。”武夷山,作為世界烏龍茶和紅茶的發源地,也是“萬里茶道”的起點,其茶文化源遠流長。從萬里茶道的起點開始,便能感知那古老而永恒的茶事。在採茶季,遊客更能參與到制茶的過程中,親眼見證一片樹葉歷經萎凋、揉捻、發酵等千錘百煉的工序,最終蛻變成為一杯香氣四溢的佳茗。閒暇之時,走進隱匿于山野之間的茶寮,泡上一壺武夷山水沖泡的茶,在“武夷山水一壺茶,杯中日月三千場”的悠然意境中,讓心靈尋得寧靜與歸宿。在這裡,茶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生活的態度。

朱子文化研學之旅

穿越時空對話先賢

  800多年前,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著書、講學長達五十余載,使得朱子理學在這裡萌芽、成熟並傳播開來。來到被譽為“活在典籍裏的古鎮”——五夫鎮,就仿佛開啟了一場與先賢跨越時空的對話。在劉氏家祠裏,劉子翚“不遠復”的庭訓痕跡,揭示了這位啟蒙導師對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深刻影響;在紫陽樓前,半畝方塘與千年古樟交相輝映,讓人深深感受到朱子將自然之境昇華為治學之境,這種天人合一的智慧至今仍滋養著無數中華文明的基因;在興賢書院中,“繼往開來”匾額高懸,讓人對“明理篤行”的教育理念深感敬畏。漫步在五夫鎮的街巷之間,仿佛能聽到歷史的迴響,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三種遊玩方式的獨特魅力

  自駕:251公里的丹青手卷

  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是“交旅融合”的典範。方向盤後,風景如膠片流轉:三才峰下情人湖的倒影,茶海與天空在鏡面中交融;龍川大峽谷的原始森林綠意漫進車窗,白鷴的尾羽劃破晨霧;夜宿下梅村,紅燈籠映著晉商老宅,夢裏依稀想起萬里茶道的駝鈴。自駕的妙處在於隨心停留。在白雲禪寺喝禪茶,或繞道五夫鎮嘗一口荷塘邊的農家菜,車輪丈量的不僅是里程,更是時間的褶皺。

  騎行:66公里的破風之行

  崇陽溪漫遊道是騎者的水墨長卷。晨霧未散時出發,茶香混著露水沁入肺腑;途經閩越王城遺址,夯土墻與騎行服的色彩碰撞出時空錯位;夜騎時,溪水倒映月色,六大觀景臺的燈火將騎手繪成流動星軌。這裡騎行不是競速,而是與自然合拍的呼吸——每一次蹬踏,都是對山水韻律的應和。

  徒步:15.5公里的茶徑私語

  濱水茶足徑是獻給慢行者的情書。羨魚觀景臺俯瞰清溪遊魚,臥佛觀景臺遠眺丹霞臥佛;在“5+12”個茶空間小憩,岩茶入喉時,走過的山水在杯中復活;若逢採茶季,可參與搖青、烘焙,體驗“茶不到星村不香”的奧義。徒步於此,腳步是筆,大地為紙,寫下一行行茶香蘸染的詩句。

  武夷佔盡人間美,願乘長風君再來。武夷山,這座集自然之美、文化之韻、體驗之趣于一身的旅遊勝地,正張開雙臂,等待著更多的人前來探尋它的魅力,留下屬於自己的美好回憶。(李茜)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