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從傳統中來,到傳承中去

2024-11-24 08:11
| | | |

  從承載著“半部中國近代史”的三坊七巷,到“繼往聖 開來學”的武夷精舍;從“近代華僑建築博物館”梧林古村落到“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橋”洛陽橋;從“紅磚古厝”五店市到“行走花園”蟳埔簪花……

  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跡、文化古跡、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連接著這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在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為功。

  連日來,“閩山閩水物華新·省級黨報總編輯福建行”採訪團一行來到福州、南平、泉州等地,觸摸傳統文化背後的肌理,感受積累千年的古樸,追尋傳統走進生活、文化歷久彌新背後的精神內核。

守護根脈:留住鄉愁

  自福州最繁華的八一七路南街段向西拐走幾步,古樸的三坊七巷便落入眼簾。

  這片街區內有古建築200多座,以南後街為軸,西側三座坊、東側七條巷,呈棋盤狀分佈,保留了古代都市坊巷格局。白墻黛瓦、曲線山墻、飛檐翹角、磚瓦木石之中,見證著歲月流變,流淌著城市記憶,寄託著濃濃鄉愁。

  “對待古建築、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漫步于三坊七巷間,北京日報社編委、總編室主任艾方容在這句話前駐足良久。他感嘆于福建人民的智慧,“面對無數珍寶級的文化遺産,在漫長的歲月中保護得很好,這需要從上至下一致的遠見卓識”。

  迄今,三坊七巷保護修復項目累計投入約50億元,遵循“修舊如舊,保持總體坊巷格局、風格、風貌不變”的原則,以及“鑲牙式”“漸進式、微迴圈、小規模、不間斷”的施工要求,對街區內古建築進行保護與還原,修復總面積約26萬平方米。

  在保護中,歷史與現代得以相遇。入夜的泉州晉江五店市,紅磚紅瓦間,人頭攢動。宗祠裏不斷的香火,水池邊孩童的歡笑,空氣中飄散的美食香氣,都仿佛在向人們訴説著屬於五店市、屬於晉江、屬於泉州的故事。

  “當地人對本地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特別強。”雲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編輯中心主任李菊娟對位於街區內的一幢古民居印象深刻,“每一間房都還原了曾經的民俗百態,勾起遊子鄉愁情思。恰恰是把保護放在第一位,然後融合現代因素,才能為古建築注入發展活力。”

  秉承“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魂留鄉愁”的改造思路,泉州回收數萬件煙炙磚、清水磚等舊磚舊瓦舊構件,提煉騎樓窗楣、檐口、柱式等特色,對街區進行低衝擊、微干擾的“繡花”修復,保留了從古至今的空間特色、建築元素和環境要素。

  一座古建就是一首歷史長詩,為那些生於斯長于斯的人們凝聚起共同的文化自信。2021年,由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及其關聯環境和空間構成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此處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在洛陽橋頭,新華社研究院院長朱智賓吟咏著泉州給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這句詩,“這很好地體現了文化與老百姓之間的關係。老百姓在這裡安家立業,然後受到文化的影響,這句詩最初出自宋代理學家朱熹之手,後又經近代高僧弘一法師之手,將其刻于開元寺門口的一木質對聯中。”

賡續文脈:紮根沃土

  不止于泉州,朱熹的足跡早已走得更遠。

  從岳麓山下到朱子故里,湖南日報社黨組成員、社務成員、副總編輯蒙志軍説起了一段朱熹和湖南的淵源,“38歲的朱熹曾千里迢迢跨越山海,來到了湖南的岳麓書院,與35歲的岳麓山山長張栻共同開啟了著名的‘朱張會講’”。

  蒙志軍把這段為期兩個多月的會講形容成一場“高峰論壇”,“把岳麓書院推向了高光時刻,也成就了湘閩文化交流互鑒的一場不朽的佳話”。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採訪團沿著朱子的足跡,走訪朱子遺存,了解“源頭活水”的歷史原點,探究“萬紫千紅”的傳承密碼。

  這是一片朱子文化的沃土。近年來,通過搭建非遺數字平臺,南平市梳理匯總103項朱子文化相關非遺項目;推出“書香南平”建設6大工程19項舉措,梳理書院遺存27所,修復修繕15所;首部地方性法規《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條例》頒布實施……

  蒙志軍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們應該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才能不斷開創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傳承的故事也讓文物不再是“沉睡”的古董,而時代的饋贈則讓傳承有了更多的載體。今年9月,作為大陸唯一一座反映祖國大陸與寶島台灣歷史關係的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重裝上陣”,這是該館開館18年以來首次改版。

  據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沈文鋒介紹,與舊展相比,新展通過藝術造景、互動展項、數字化空間、多媒體組合等方式,創新展陳形式,讓觀眾可以沉浸式體驗和感受兩岸淵源,“展廳的展品共有1300多件,新增展品570件,其中從台灣徵集或臺胞捐贈的藏品有110件”。

  展廳內,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涂光晉點燃了一盞數字孔明燈。在她看來,通過新技術把兩岸文化的傳承具體化、故事化,在今天是一條必由之路,“閩臺緣博物館的設計將兩岸之間從地理因素到經濟生活,再到民族大義以系統和具體的方式展示出來,這本身就是一座很好的橋梁,也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

活化血脈:浸潤生活

  如果説,保護是走好來時的路,傳承是走好腳下的路,那麼如何利用好傳統文化,則是走好未來的路需要面對的課題。

  初冬,位於晉江的梧林傳統村落仍是綠樹掩映,不少頭戴簪花的遊客徜徉其中。這裡是遠近聞名的華僑村,有著600多年僑鄉發展史,現存各式各樣的歷史建築132幢。

  2017年以來,晉江秉持“固態保護、活化傳承、業態引入”理念,將梧林從一個空心村打造成集閩南華僑建築展示、生活體驗、文化創意、田野風光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閩南文化旅遊目的地。

  “我想,梧林能‘火起來’的原因,是用年輕人喜愛的方式去賡續傳統文化的薪火。年輕人樂意參與,才願意了解這背後厚重的文化,從而激發傳統文化的活力。”夕陽西下,雲南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總編輯田靜忍不住掏出手機,拍下了一名頭戴簪花的年輕人遊覽古厝的照片。

  簪花也帶火了蟳埔這個古老的漁村。在蟳埔村,有著千年曆史的簪花被稱為“簪花圍”,自打去年在網路上走紅以後,這裡便迎來了“潑天的流量”。

  據泉州市豐澤區東海街道蟳埔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黃向東介紹,2024年以來,蟳埔村累計接待遊客超700萬人次,日均2.5萬人次。今年國慶期間接待遊客超43萬人次,同比增長109%,創歷史新高。

  海風陣陣,古厝靜立,頭頂上那一座座“流動的花園”,正讓蟳埔村煥發著別樣的蓬勃生機。走在擁擠的人潮中,黃向東説:“幸福來得太突然了。”如今的他也開始談論業態、引流、商業這樣的話題。如今,蟳埔村正全力做強“蟳埔·簪花圍”文旅IP,緊抓明星效應、高端活動引流。

  在蟳埔村的街角,一名蟳埔女頭戴“簪花圍”,嫺熟地撬著海蠣,安靜且專注,仿佛“突然到訪的幸福”與她無關。週遭人流熙熙攘攘,她們穿過狹窄的村道,穿上國潮服裝,讓村民在她們的頭上插滿五顏六色的花朵,在牡蠣殼壘成的墻根“凹造型”。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雖然是一句老話,但是在蟳埔卻能真切地感受這句話的分量。”寧夏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編輯趙海虹認為,傳統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保護的過程中,不僅要處理好城市建設發展與文化遺産保護的關係,還要處理好傳統文化和百姓生活之間的關係,才能走出一條生生不息的路徑。(記者 肖榕 蔣豐蔓 汪潔)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