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傾力打造數字賦能 資源規劃政務服務新樣本
一、背景情況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賦能成為政務服務效能提升的重要手段和可靠抓手。廈門市高度重視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充分利用標準介面、知識圖譜、CA認證、AI智慧等新技術,推動平臺互聯互通,打破數據孤島,強化數據自動交互核驗,促進跨部門業務整合,不斷豐富“一件事一次辦”“高效辦成一件事”套餐服務,全力打造資源規劃政務服務便民化新樣本,促進資源規劃管理整合化、數字化、智慧化。
二、主要做法
(一)數據共用,推動業務報建材料“零重復”。一是依託內部自建一體化平臺,搭建資源規劃內部“證照池”,納入歷年以來資源規劃相關規劃、用地、林業、海域、測繪等證照數據12.45萬餘條,同時不斷補充完善證照數據,滿足資源規劃審批業務內部數據調閱共用需求。二是打通內部自建一體化平臺與市電子證照平臺介面,累計向市電子證照平臺推送涵蓋105類證照批文近575萬本,滿足其他部門調閱需求。三是部門通過市電子證照平臺調閱發改、市政園林、水利等部門證照,實現數據共用,減輕企業負擔。據統計,目前資源規劃部門95個行政審批事項審批材料壓縮至平均4.2個,凡是企業提交過的證照材料均無需讓建設單位重新提供,實現業務報建材料“零重復”。
(二)高效整合,促進跨部門業務辦理“零時差”。一是打通系統壁壘,推動用地預審與選址辦理時各前置審查要求高效整合。通過在項目策劃生成後提前觸發主動服務跟蹤流程,推動各分局、測繪中心提前開展勘測定界及選址空間合規性預檢測等工作,並進行業務信息系統留痕。正式審批時流程自動獲取原主動服務跟蹤流程信息,推送實現用地預審與選址即辦。截至2024年5月已有189個項目的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實現即辦,平均審批用時較改革前減少約1.62個工作日,審批效率提升89.3%。二是通過平臺業務對接及跨部門業務協同,推動工業用地項目“交地即交證”一件事辦理。工業類項目在出讓公告期間,競買意向人可申請開展前期工程規劃許可輔導服務,提前開展設計方案技術指導,優化方案指標。在企業簽訂合同後同步申請不動産登記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産登記權證以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窗口即辦,審批時限由4個工作日壓縮至即辦,實現“交地即交證”。目前已有6個工業類項目通過“交地即交證”一件事實現相關證照快速辦理。
(三)線上簽章,助力全流程線上審批紙質“零材料”。在原全程網辦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和細化全流程審批優化提升。加強技術突破創新,採用材料電子化報建、資料電子認證、材料電子審查、證照電子簽章、可信文件線上共用、電子檔案等技術手段推動用地預審與選址、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證等高頻事項審批全程無紙化。企業線上申報,部門線上審批、證照線上核發、結果線上共用、資料線上存檔,提高電子簽章使用便捷性,實現方案文本批量蓋章,通過市建管平臺進行批復成果線上推送,企業自助下載,部門自行查閱核驗,實現事項全流程線上審批紙質“零材料”。
(四)智慧審查,實現規劃許可報建“秒審批”。搭建BIM規劃智慧報建系統,開展《廈門市國土空間規劃管理技術規定》方案審查條文解讀並量化,實現對設計方案100余項指標的審查自動化。系統通過一鍵審查、一鍵生成審查報告,提供BIM互動式審查服務,形成報建人員自主審查機制,報建人員將BIM模型提交至BIM報建雲平臺後,即可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實現“秒審批”,大幅提升審批效率,開拓審批新模式,助力基層減負。截至2024年5月,已有48個項目通過BIM報建實現系統自動審查,快速發證,同時沉澱BIM數據,助力後續智慧城市建設。
(五)知識整合,加快技術規定問答“一網清”。充分運用知識圖譜、NLP(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規範快速識別能力(OCR)等新一代知識增強大語言模型及人工智慧技術分析技術,搭建工程規劃許可智慧審查AI知識庫。依託BIM規劃智慧報建平臺,將國家規範、地方標準、技術規定等建築行業知識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翻譯成結構化立體化的電腦可理解的語言,實現知識的精準查詢、語音問答等,促進知識圖譜建設及知識沉澱整合,服務於規劃、設計、審查、運維全生命週期,助力日常審批服務由“數據管理”向“數智管理”升級。目前智慧審查AI知識庫已上線試運作,提升窗口及審批人員工作質效。
三、取得成效
廈門市通過數字化賦能審批提質增效,助力審批主流程申報材料從373份精簡為33份、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縮減70%,一般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從308個工作日壓減到70個工作日內。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