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索 引 號:-
發文字號:-
發佈機構:-
生成日期:-
有效性:有效

《福建省加快推進疫情防控應急醫療物資産業發展若干措施》政策解讀

2022-05-19 11:04
| | | |

  近日,經省政府同意,我廳聯合省發改委、科技廳、財政廳、衛健委、醫保局、藥監局等部門印發《福建省加快推進疫情防控應急醫療物資産業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現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應急醫療物資保障工作的有關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應急醫療物資産業發展的工作要求,壯大應急醫療物資産業規模,切實提升醫療物資保供能力,我廳&&起草《福建省加快推進疫情防控應急醫療物資産業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經與有關部門達成一致意見並呈報省政府同意,現予以印發實施。

  二、範圍期限

  本政策執行至2024年12月31日止。廈門市可參照執行,所需資金由廈門市政府統籌解決。

  三、政策措施內容

  《若干措施》從推動産業規模倍增、加快産品創新應用、培育壯大優質企業、推動市場迴圈暢通、優化審評審批服務、強化要素保障等六個方面提出19條措施,具體情況如下:

  (一)推動産業規模倍增。一是支援企業改造擴産。省技改項目設備投資獎補、融資支援等專項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重點支援。其中,設備投資補助最高比例由5%提高到10%。二是加快項目對接引進。對新引進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用抗體、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用酶、NC膜、鼻拭子、胍鹽等應急醫療物資産業鏈配套生産企業,按照項目設備(含技術、軟體等)投資額的10%予以補助,單個項目最高1000萬元。三是支援企業上規納統。對2022年度新投産納統、規下轉規上的應急醫療物資生産企業,省級財政補助標準從5萬元提高到10萬元。

  (二)加快産品創新應用。一是支援産品創新開發。對符合省級技術創新重點攻關及産業化項目條件的,最高給予300萬元補助。對新認定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和工業和信息化類企業技術中心,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二是支援新産品産業化應用。支援應急醫療物資産品加快産業化,首次對應急醫療物資取得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書並産業化的,給予30萬元獎勵。三是推動科技成果對接轉化。對購買重大科技成果在我省實現産業化的企業,按不超過實際支付技術交易額的30%予以補助,最高300萬元。加速推進以消殺機為代表的冷鏈物流科研成果的産業化與推廣應用。

  (三)培育壯大優質企業。一是培優扶強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開展兼併重組,對企業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0億元,按檔次給予一次性獎勵。二是支援“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降低應急醫療物資生産企業列入省“專精特新”企業庫的門檻,年營業收入條件由5000萬元降低到2000萬元。三是促進企業上市發展。引導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掛牌,實現IPO、再融資、並購重組,對首發上市的企業,市、縣(區)可給予一次性獎勵。

  (四)推動市場迴圈暢通。一是加強産業鏈配套。支援各級各部門、行業協會舉辦或組織企業參加産品推介、上下游協作配套、項目供需對接“手拉手”活動,對各地工信部門&&舉辦(含承辦)的應急醫療物資“手拉手”供需對接活動,每場活動獎勵3萬元。二是支援市場拓展。按規定積極引導我省疫情防控應急醫療物資産品及時在省藥械採購平臺挂網,供醫療機構採購使用。制定福建省重點應急醫療物資産品指導目錄,引導二、三級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採購目錄內産品。三是支援配套融資。對為各級政府保供醫療物資的生産企業新增流動資金貸款,視同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製造業中小微企業,享受總規模50億元的製造業中小微企業貸款融資支援政策。

  (五)優化審評審批服務。一是提升審評審批效能。對應急醫療物資産品的註冊人或生産企業,加強産品註冊、臨床、審評等方面的指導服務,實現二類醫療器械審批時限的全面提速。二是加強檢測能力建設。強化對藥品和醫療器械檢驗檢測專業技術隊伍、檢測儀器、經費保障等方面支援。三是加強臨床資源供給。整合全省臨床機構資源,推動建立臨床試驗研究者職務晉陞及薪酬待遇激勵機制,促進臨床試驗能力提質增效。鼓勵醫療機構為省內應急醫療物資企業開展臨床試驗服務和加快臨床試驗促進成果轉化提供支援。

  (六)強化要素保障。一是加強組織協調落實。各地各部門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應急醫療物資産業發展協調聯動機制,落細落實本措施具體內容。二是加大財政金融支援。積極爭取國家相關專項資金支援,探索建立應急醫療物資産業中長期貸款“白名單”制度,加大應急醫療物資産業中長期融資支援。三是強化公共服務支撐。發揮行業協會、産業聯盟等平臺作用,組織開展招商引資、政策宣傳,學術交流、産業推介、招才引智等活動。四是加強人才用工保障。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等建立教育實踐基地和職工培訓中心,開展職工職業技能培訓,按規定享受培訓補貼。對為企業引進勞動力的社會機構、個人,給予一次性用工服務獎補。

  四、聯繫人及聯繫電話

  聯繫人:省工信廳産業融合處李燕婷

  聯繫電話:0591-87801379

附件:

來源:省工信廳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糾錯 評論

政策文件
文字解讀
圖片解讀
線上訪談
相關報道
視頻解讀
媒體解讀
新聞發佈會
媒體報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