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回应关切

5月1日起,APP运营商将不能再任性收集个人信息

2021-05-01 08:12
| | | |

  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明确了地图导航、网络约车、即时通信、网络购物等39类常见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

  新规的实施将对个人信息保护产生怎样的影响?APP运营者应如何落实要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数据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回答了相关问题。

  问:规定出台将对个人用户信息保护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规定明确的39类常见APP,覆盖了大众衣食住行、学习工作等日常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涵盖了当前网民的普遍诉求。同时,针对当前新技术、新应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快速增长的趋势,规定将小程序、预置软件等均纳入了管理范围。

  规定在明确APP基本功能服务和必要个人信息范围的基础上,明确要求APP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务。在保障APP正常运行的同时,规定还保障了用户对APP基本功能服务的使用权,以及对收集使用非必要个人信息的知情权和决定权。

  问:规定施行后,相关主体需如何落实规定要求?

  答:APP运营者应当按照规定要求,对照APP基本功能及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在5月1日前,对运营的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开展自查,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及时进行改正。

  规定正式实施后,应用商店等分发平台应当按照规定对申请上架的APP进行审核,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予上架;对已上架的APP进行复核,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当予以下架。

  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要求,加强对APP运营者和应用商店等分发平台的监督检查,及时调查、处理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切实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问:规定的出台实施将对APP发展有何影响?

  答:规定明确为保障APP基本功能服务的正常运行可以收集必要个人信息,不得因为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科学地平衡了个人信息保护与促进APP发展应用的关系。规定的出台不会影响APP的发展应用,将有效规范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有利于促进APP的健康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