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山区“小巨人”炼成记

2025-07-09 08:30
| | | |

福建燚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PC板材装车发往粤港澳大湾区。(资料图片)

紫金佳博电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键合金丝。林斯乾 摄

福建宏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定制化开发采血管。陈炳林 摄

福建康莱宝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黄水林 摄

天守(福建)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水性干法生产线 陈惠 摄

福建希恩凯电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干净明亮。(武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式糕点总是陈列在“桂福泷”门店内最显眼的位置。(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近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新一批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共有63家企业入选。其中,龙岩市新增6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前,龙岩市共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10家。自2017年起,龙岩市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已连续8年领跑全省山区市。龙岩市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占规上企业比例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福州。

  5月23日,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迎来参加全国排水抢险车行业标准修订研讨会的各地知名企业代表、专家和认证、检测机构代表。作为行业标准的主导起草方,侨龙应急又一次挑起大任。

  5月25日,龙岩畅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制造的5台500kW应急电源车正式启程前往上海杨浦,通过海运将于近日首次抵达南非。这是我国支援南非应急电力装备项目订单。

  ……

  近期,龙岩专精特新企业在国内外大显身手。

  作为山区市,面对创新资源匮乏、产业链薄弱、市场数据支撑不足、融资渠道有限等发展瓶颈,龙岩市为何能取得亮眼成绩?其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有哪些秘诀?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持续创新,精准定位细分领域

  6月4日—6日,汇聚超过150家高、精、尖展商的EAC2025内外饰与座舱展在杭州大会展中心举行,地处漳平的天守(福建)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守”)便是展商之一。天守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内饰用生态超纤皮革研发生产的企业,也是福建省最大的超纤复合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

  在天守即将投产的水性生产车间内,湿法、干法、后段3条生产线的设备正加速安装中。“这一车间根据企业水性产品的工艺流程来布局,生产水性订单产品,已于6月15日试投产。”车间的水性工程师李清在观察生产线建设进程的同时告诉记者,该车间投产后能将公司的产能环比增长10%~20%,开拓新型水性环保产品市场。

  水性环保产品是天守的得意之作,李清顺手拿起身旁的一块水性环保皮革材料介绍道:“水性环保皮革简单来说就是以水作为溶剂,不含甲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更友好,是市场的‘新宠’。‌”

  在水性环保皮革上,天守研发出了水性EPU皮革、水性PVC皮革、无溶剂PU革等系列产品。其中“水性无溶剂皮革”突破了“卡脖子”环节,填补了国内外行业空白。

  一场水性皮革的“革命”彰显了天守的核心经营理念,那就是在前瞻洞悉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持续创新。

  天守副总经理周文贽表示,依托自有的新材料研究院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累计研发出300多项新产品和新工艺,突破多项国内外技术壁垒。目前,企业拥有专利289项。经过多年发展,天守的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龙岩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分布行业广,特色优势各异,炼就硬核实力是它们共同的内在发展逻辑。

  福建耘福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耘福食品”)同样是以市场动向作为创新方向。耘福食品旗下的“善二仔”糕点虽是省级老字号,但从不倚老卖老,产品更新脚步不辍。

  耘福食品负责人李秋松自小便和传统糕点打交道,他热衷将产品与龙岩其他传统食材进行“跨界联动”。结合永定“六月红芋”绵软特点,制作新中式糕点“客家芋泥酥”;以龙岩龙门山麻鸭鸭蛋为原材料的“山麻鸭莲蓉蛋黄月饼”获得国赛“金牌月饼”称号;和国家级非遗永定万应茶强强联手制作的“万应茶饼干”将“药食同源”理念发挥到极致……“我们以百年老字号在新时代转型升级为使命,专注于闽西特色农林产品科研和精深加工。”李秋松说。

  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耘福食品也不忘改善老产品。“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和食品安全,需要逐步改进传统制作方式。”李秋松表示,一方面,要在尽量保持口味的基础上减少糖油的投入,跟上时代脚步;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技术,目前公司车间已是符合药品生产标准的万级净化车间。“让顾客吃得开心,也吃得放心。”李秋松说。

  如今,在龙岩,涌现出越来越多像天守和耘福食品一样的专精特新企业,它们成为助推龙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力担当”——

  地处永定的福建韩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首创“磷酸低温炭活化一体工艺”,能够同步完成除杂与活化,并将能耗降低30%;特色产品木质活性炭兼具高吸附性、低杂质残留。

  入驻新罗区能源互联网产业园的福建亿瑞电力集团自主开发“闽电通”APP,提供电力行业资讯、知识培训、电力人才招聘、产品供需信息发布等服务,该系统已在我省电力行业协会成员公司实现全覆盖,并推广至广东、北京等地。

  位于长汀的福建宏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根据不同疾病诊断需求和患者群体特点,定制化开发采血管,满足精准医疗对样本采集和检测的更高要求。

  ……

  龙岩的专精特新企业在各个细分领域不断涌现。它们以专业和精细的发展策略,彰显了专精特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好水养鱼,政策加持突破瓶颈

  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持续递增,连续8年保持全省山区市第一,龙岩市是如何做到的?

  产业结构优化是第一重密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要依据地方自身产业结构转型有的放矢。

  龙岩市聚焦本市“2+4”重点产业来构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在入选第二批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后,龙岩更加注重为企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目前全市专精特新企业中,机械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企业分别达111家、59家、47家,位居前三,不少企业兼具多种类型。”龙岩市工信局企业科科长罗建镖介绍说。

  上杭县紫金佳博电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佳博”)就是当中的典型代表,该公司不仅专注于键合金丝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是新材料、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类企业。

  “初期我们只是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但在市工信局的帮助下,企业顺利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回忆企业的转型之路,紫金佳博常务副总经理范传勇道出以往的生产痛点,“产品多是公司优势,但越多也越容易出错。”他表示,生产方面,原料数据无法同步到生产,影响生产排程,且生产排程和质量检测都是靠人工,十分混乱。销售方面,客户特殊要求多,纸质合同审批效率低,执行情况无法有效跟踪。

  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工信局常常到企业调研,为我们提供数字解决方案,还举办案例分享会、专题培训班等。”范传勇表示,经过调研,企业引入EMS、ERP等系统,上线AI机器视觉检测,完成产线智能化改造,难题迎刃而解。范传勇细数转型为公司带来的提升:“生产效率提升了36%,客户订单交货提前50%,发货质检报告效率提升80%,产品合格率99%。”

  政策加持同样重要。近年来,龙岩市先后出台工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十二条”等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资源要素优先向优质中小企业配置。

  罗建镖表示,在今年福建省新设的100亿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贷款投放中,龙岩市工信局推动87家龙岩市专精特新企业成功获贷,累计金额达10.9亿元,预计享受贴息超1079万元,规模居全省第三。

  除资金扶持外,龙岩还能为本市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哪些更加具有“龙岩特色”的政策红利?罗建镖给出的回答是:“以区域合作赋予企业发展机遇。”

  得益于广龙对口合作带来的资源共享,位于龙岩高新区(经开区)的福建强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纶新材料”)积极投身技改研发。

  强纶新材料的金属纤维生产线上,一根根钢丝在机器的牵引下被拉伸成细微柔软的纤维。“我们生产的纤维比头发丝还要细80倍,而且可以反复水洗。”强纶新材料总工办负责人石丽琴拿出一件登山服,让记者在触摸中感受纤维的柔软。“这种特殊纤维可以让普通衣物变成具有良好防寒保暖效果的智能穿戴服饰。”凭借这一“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的功夫,强纶新材料跨越坚硬金属制造与柔软纺织原料之间的鸿沟。

  “现有的生产线将迎来极大的产能提升。”石丽琴表示,公司目前正进行年产260吨金属纤维生产线及航空航天用金属橡胶减震材料生产线改扩建,这是广龙合作带来的成果之一。

  去年7月,强纶新材料在广州挂钩帮扶干部的带领下,踏上了赴广州的考察对接之旅,与黄埔材料研究院成功“结缘”。双方在深入交流探讨之后,决定以金属橡胶材料制备技术为立项项目共同成立研发中心。

  今年年初,双方携手建立的广龙联合金属橡胶研发中心在广州正式揭牌。“这一开放科研平台,旨在通过两地交流合作,攻克金属橡胶材料的制备技术、性能优化及应用开发等关键问题,推动新材料领域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强纶新材料总经理黄昊辰说。

  良好的营商环境则是企业发展的“硬支撑”。近年来,龙岩市持续加大“千名干部挂千企”力度,今年又深化开展“新春大走访”和“龙岩企业日”活动,营造让企业家放心投资的良好环境。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干部帮扶4300多人次,收集企业困难问题1218个,目前已协调解决1203个。

  “没有政府的帮助,就没有企业的今天。”福建康莱宝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纪鹏对连城当地政府部门的“妈妈式”服务深有感触。他表示,针对年产100万套健身器械项目,连城县成立专班,帮助协调解决问题20多个,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还帮助他们成功招聘50多名工人,缓解生产压力。

  产业结构优化、政策激励支持、服务保障跟进,三管齐下,一池“好水”养出企业“活鱼”。

协同发力,护航企业向“新”而行

  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不可一蹴而就,需得久久为功。龙岩市深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在未来仍然要走梯度培育路径。

  龙岩市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构建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发展质量的蜕变。特别是处在“金字塔”中间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都在积极争做下一个“小巨人”。

  如何支持这些企业增强实力?龙岩市不久前举办的一场专题培训会中藏着答案。

  5月22日,龙岩市工信局举办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训暨进阶专精特新“小巨人”专题培训活动,邀请相关专家针对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复核)企业进行政策宣讲、辅导培训及要点分析,现场答疑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

  长期接收企业诉求的罗建镖对企业需求了然于心,他说,龙岩市将发挥现有省级、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示范作用,开展政策咨询、管理咨询、技术支持、知识产权信息化服务等各类服务活动,同时聚集服务资源,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研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规律,加强综合诊断,逐企梳理发展路径,量身定制成长方案。

  打铁仍需自身硬。政府服务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升级”之路保驾护航,企业更要通过自身努力壮大“航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乘风破浪。

  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康莱宝当前正在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起冲刺。“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创新能力,努力争取‘小巨人’认定。”吴纪鹏信心满满地表示,康莱宝拥有一支40余人的研发队伍,已取得百余项境内外专利及50余项软件著作权,三期将新增年产30万套健身器械生产项目,进一步巩固其家用体育用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地位。

  紫金佳博同样坚持向“新”而行。“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沈阳金属所以及福州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并构建了自主知识产权矩阵。”范传勇说,下一步将构建“基础研究—工艺开发—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持续聚焦高端键合金丝国产化。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还需增强抵御风险能力,这同样需要政企同向发力。

  对此,龙岩市将加大信贷精准扶持力度,分类实施信贷支持政策,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让稳定可持续的金融支持成为孵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助力。

  企业则应结合自身实际,推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对接与协作配套,并且积极拓宽市场。作为首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武平新显产业的企业显然深谙此理。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福建希恩凯电子有限公司是武平县新显产业的标杆企业。原扎根于深圳的希恩凯在2019年看中了武平完善的新显产业供应链,选择落户武平。“为了深化协同效应,县里成立了新型显示产业协会,企业研讨技术、解决难题、制定行业标准。”希恩凯总经理陈文怀表示,企业协同进步有利于推动产业朝着更健康高端的方向发展,未来将发挥龙头作用,牵头成立武平电子产业联盟,联合上下游企业开展‌供应链协同攻关,共建共享检测中心、物流仓储等设施,降低区域配套成本,带动10家以上本地中小企业提质增效。

  而武平另一家新显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福建燚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则更注重通过开拓市场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燚塑光电经理魏春生向记者展望企业发展前景时表示:“我们将深入挖掘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区潜在市场,加强与国内大型建筑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PC板材供应商。”

  砥砺前行、乘势而上,在顺势而为中实现政企共为,以面对未来奋发有为的冲劲再创新业绩,这是龙岩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姿态。(记者 徐士媛 罗小春 通讯员 莫志强)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