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我省首趟中老铁路货运班列从福州江阴港开行

“闽都号”,开往万象

2022-09-01 10:15
| | | |


①福州江阴港 唐志海 摄


②8月31日开行的“闽都号” 唐志海 摄


③即将装上“闽都号”的茶叶货柜 记者 张颖 摄

  8月31日上午,福建首趟“闽都号”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从福州江阴港站驶出,装载着507吨茶叶、农资产品等货物开往老挝首都万象,进军东南亚市场。

  福州国际班列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琳滨介绍,这是继7月福州首列“闽都号”中欧班列开行后,福州地区新开通的国际货运班列,也是我省开行的首趟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这趟列车装载的货物价值约人民币1142万元,均为福建本土生产。列车途经昆明,从磨憨铁路口岸出境,沿中老铁路抵达终点站老挝万象,里程351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5至7天,比海运时间缩短三四天。

  为进一步强化与东盟地区的陆路贸易通道,福州市抢抓RCEP新机遇,积极推动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落地,由福州市国资集团及所属华榕集团全力谋划并成功实现该货运班列的开通运行。据介绍,首趟班列的货物均由福州本地企业委托运输。

  作为委托货主企业,福建省农副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此次托运了2个货柜19吨福建乌龙茶奔向老挝。“这是我们今年首批出口老挝的货物,价值110万美元。”公司总经理张康永说。张康永告诉记者,公司出口业务之前多是依靠海运,近年来受疫情影响,面临国际海运不稳定的情况,时效性大打折扣。铁路运输具有运载能力更强、运输成本更低、安全性能更高、货物损耗更低的特点,因此今年公司开始选择国际货运班列作为新物流方式。

  “今年公司就通过西安中欧班列向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出口福建茶叶,但是要经过陆路运输将货物运至西安。此次中老班列开通,实现了家门口装货,更加方便快捷。”张康永说,“今年我们公司出口需求旺盛,预计会有更多货物通过国际货运班列出口。后续运行顺畅后,我们会继续选择福州始发的国际货运班列。我们期待福州开通更多班列,为公司开拓新兴市场增添助力,为进出口贸易注入新活力。”

  不仅有茶叶,本次中老班列上还装载了“福建制造”的农资产品,其中就包括福建威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40个货柜488吨硫酸铵。

  去年12月3日开通运营的中老铁路,是中国与老挝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福建与东盟经济联系密切,东盟是福建省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全省对东盟进出口1998.7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全省对老挝进出口同比增长27.4%,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福建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的开行,打通了福建沿海地区直达老挝以及东南亚陆路的快捷通道,进一步推动与澜湄合作和东盟10+1、10+3战略及RCEP协定等机制有效对接,对推进两地物流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加强区域之间的贸易联系,促进东南沿海与东盟经济实现更高层面的互联互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福州海关组建了业务专班,向外贸企业讲解业务流程及监管要求,跟进解决班列货物在通关、物流方面遇到的问题。同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7×24”预约通关模式,加快中老班列货物验放速度。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车务段副段长刘金华说:“下一步,铁路部门将力争福建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的常态化开行,争取实现每周开行,持续优化‘门到门’一站式配套服务,为福建拓展国际双边经贸往来,为福建当地及周边省市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记者 张颖 卞军凯 通讯员 李翔 唐志海)

 

相关链接

八闽大地“钢铁驼队”走四方

  国际货运班列作为跨国别、长距离、大运量的新型国际运输方式,开创了亚欧陆路运输新格局。近年来,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福建陆续开行多线路的国际货运班列,为我省对外贸易通道增添新动能,有力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进一步助推“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打通连接欧亚的陆路物流大通道,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2015年8月16日,首列中欧班列(厦门)正式开行,标志着厦门形成海铁联运物流双向新通道。去年6月,中欧班列(厦门)累计开行突破1000列。据统计,自开通截至2022年5月底,中欧(厦门)班列已累计发运1147列,折合47399个40尺大柜,累计货值277.11亿元。其中,海铁联运已折合发运2026个标准柜,承运货值超10亿元。

  不仅在沿海的厦门,在内陆的武夷山,中欧班列的汽笛也在此鸣响。2021年1月21日,首趟“武夷山—阿拉木图”中欧班列搭载42标箱塑料制品、小型家居等民生产品,自武夷山陆地港启程,发往万里之外的阿拉木图。开行满一年,34趟次中欧班列接连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欧亚4国,交出了一份2852标箱、超7亿元货值的“民生满意答卷”。

  2021年6月5日,首辆“大红袍号”中欧班列自武夷山陆地港发往俄罗斯莫斯科,随车搭载的10标箱武夷茶叶受到热烈欢迎,尚未到站便被抢订一空。在中欧班列开行刺激下,2021年福州海关监管茶叶出口货值超2600万元。此外,在武夷山陆地港的待发仓库内,各类陶瓷、竹木制品等特产也纷纷等待中欧班列开启它们的“异国之行”,续写万里茶道“时代新篇”。

  今年以来,我省国际货运班列“多点开花”,越来越多的“福建制造”经由新时代的“钢铁驼队”走向世界各地。

  1月15日,满载中国“年货”的中欧班列从武夷山陆地港鸣笛启程,奔向德国、俄罗斯等地。此趟班列装载有44个标箱共439.341吨货物,有中国制造的小家电,也有中国风服饰,货物价值约178万美元。同时,越来越多具有福建闽北山区特色的竹制品、茶叶等货物,由武夷山直达中亚、欧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今年以来,武夷山站已发送中欧班列10列,共计500车8947.79吨货物,出口总额2.73亿元。

  1月18日,首列“泉州—莫斯科”中欧班列从漳泉肖铁路泉州东站开行。截至7月底,泉州市已开行9列,共900标箱、4596吨、货值9757万元的货物出口至俄罗斯。据了解,这些班列主要出口商品为纸尿裤、鞋、吸水纸、聚酯切片、洗碗机、服装、游戏毯、健身车、陶瓷制品等,其中纸尿裤占65.8%。货物产地以泉州为主,辐射省内厦门、福州、漳州地区以及广东等周边省市。

  9列中欧班列中,6列出境口岸为东线的满洲里,3列出境口岸为西线的霍尔果斯。8月12日,泉州又临时开行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的泉州—莫斯科中欧班列,成为继满洲里、霍尔果斯之后,泉州中欧班列开辟的第三条出境通道。

  今年6月4日,一批来自台湾高雄地区的货柜搭乘中欧(厦门)班列建发专列发往俄罗斯。这一“台湾—厦门—圣彼得堡”海铁联运线路为中欧(厦门)班列开辟了又一条新路线,推动两岸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与东南亚及台湾等地区的互联互通。

  “钢铁驼队”还从红土地出发,5月中旬,闽西革命老区龙岩首趟中欧班列(红古田号)从上杭火车站驶出,开往欧洲。班列装载50个40英尺集装箱,搭载货物主要为生活日用品、婴幼儿用品、电子产品、健身器材等,总货值超1450万元。列车于内蒙古满洲里出境,在俄罗斯的后贝加尔口岸进行换装,途经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终点是莫斯科,全程10747公里。

  7月15日,福州开行的首列中欧班列“闽都号”从福州江阴港站驶出,满载50个货柜、100个标箱的婴幼儿用品,货重455吨,货值1240万元。它全程运行约9900公里,经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16天后抵达俄罗斯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站,比海运节省近20天。(记者 张颖)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