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有什么寓意?
外部图形为圆形,圆是“成佛形”,是保护的意思,同时也象征着循环,永远不会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圆形结合,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同根文化,方圆相生,渊源共生,也体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意取小心认真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内部造型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鱼纹,具有源远流长的概念;鱼在中国文化中是富裕、富余的象征,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鱼纹造型又似“天井”,寓意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在民间,并在民间广泛保留,需要我们加以保护;圆形融入了汉字“人”、“文”,传达出“文化”以及“天人合一”的概念,增添了标志的内涵和识别性;又有“田”字形象,意指中国先民与大地紧密相连,农耕文化根深蒂固,中国文明是陆地文明,中国非物质文化深植于广袤的大地中;“×”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层意义,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考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不断提出疑问,否定之否定,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标志图形上的残损,一方面传达出古朴感、质拙感,另一方面更暗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现状,更激励我们加紧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珍藏与利用。另外增加了对称图形中的不对称因素,使图形更富于活力,含义丰富而隽永;红色是中国色,视觉内容丰富,既体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又具有奔放的时代活力。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