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年龄段精准服务老人
□筱陈
福建省公安户籍人口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省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678.8万,占户籍人口的17.2%;预计至2025年,这个比例将达到20%。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提出了8个方面共23条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措施,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战略,不仅关乎老年人生活质量,也能够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进社会和谐。我省出台相关方案,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老龄工作的重视。当然,有了方案,关键在于落实;落实方案,关键在于科学精准。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将人的一生分为数个年龄段,其中60岁以上统称为老年人。老年人按照年龄段可再细分,60岁到74岁称之为年轻的老年人,75岁到89岁称之为老年人,90岁以上的则为长寿老年人。这给我们予启示:科学精准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认真研究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与需要,分类制定相应措施。
按照联合国世卫组织的标准,60岁至74岁的老年人,是老年人中的“年轻人”。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享受退休生活,既能够照顾好自己,也有余力承担一些社会、家庭事务。做好这个群体的老年工作,要重视发挥政府的作用,保障各种老年活动场所供给,组织开展各类老年活动,积极引导大家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同时,要重视培育老龄市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供结伴旅游、健康教育等产品,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阶段的老年人刚退出工作岗位,不但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而且有继续发挥作用的精力。有关方面可以创新机制、创造条件,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让他们充分发挥余热,有效缓解因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的社会生产力不足问题。
相比之下,75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老化,逐步表现出行动不方便等情况。服务好这个阶段的老年人,是做好整个老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关部门要继续完善老年照顾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加快培养老年护理人才,尤其要确保家庭无力照顾老人时社会力量能够及时跟进,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另外需注意,老年人除年龄之外,也有地区差异。精准施策,还应认真研究城市老龄工作与农村老龄工作的不同之处,做到因地制宜。
科学精准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基本方法,自然也是做好老年工作的根据。做到科学精准,必须心中装有老人,加强老龄问题研究,充分了解不同年龄层次的老年人心中所思所想,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凡事精准就能取得成效,做好老龄工作也是这样。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