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民生资讯

在马路食堂吃上暖心饭

2025-07-03 07:53
| | | |

  盛夏的厦门,热浪灼人。建筑工人黄永新快步走出工地,又大步流星地钻进一条马路之隔的一排蓝色帐篷。

  黄永新用袖口抹去脸上的汗珠,然后拿起铁勺和餐盒。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已经见底的盛菜铁盘上,很快通过几片残留的肉片辨认出了这道菜。“老板,今天回锅肉还有吗?”

  “有的有的,第二锅一会儿就送到,你先找位置坐下。”摊主洪姐热情招呼着,顺手递过去一碗自制的招牌冰仙草。

  刚过11点,位于厦门市湖里区金马路上的“暖心食堂”工地便民就餐点,已经迎来了第二波用餐高峰。

  “天气热,我们早晨5点半就出工,10点半休息,所以这时候吃饭的人很多。”找了一个空位坐下,黄永新大快朵颐起来。从老家江西丰城独自来到厦门打工已经一年了,“95后”黄永新对一切都适应得很快,唯独吃饭这件事让他有些无奈。“这附近都是工地,没有餐馆,叫外卖得等好久,而且要蹲在路边吃。现在有了这个固定的就餐点,能坐着慢慢吃一顿午饭,饭都更香了!”

  金马路上的这处便民就餐点设在5个在建项目工地之间,周边工人近千名,用餐需求旺盛。过去,流动摊贩随意摆摊,占道经营现象严重,既影响交通安全、市容环境,也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湖里区城管委办统筹规划,将已经建设完成但还未通车的金马路利用起来,设立湖里区规模最大的工地便民就餐点。如今,这里有十几个摊位提供各种快餐小炒,还有河南烩面等特色小吃,价格低廉,每天吸引五六百名工人前来用餐。

  11点15分,洪姐麻利地收拾好餐桌,将厨余垃圾和餐盒分类丢入一旁的垃圾桶。“有了这个固定摊位,生意更好了,所以更加珍惜机会,积极按规定做好卫生。”

  “通过统一规划,引摊入市,规范管理,破解城市治理、流动摊贩、工人用餐等难题,实现‘多赢’。”湖里区城管委办考评科相关负责人许江伟说。工地便民就餐点并非一设了之,为了防止油渍弄脏地面,就餐点铺设了隔油隔污垫;厦门城容环卫有限公司承担日常保洁工作。为减少食品安全隐患,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上,职能部门和社区督促摊贩办理健康证照。目前,湖里区共设立了13处工地便民就餐点,已有84户摊贩进驻,满足工人用餐需求。

  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一顶顶隔热帐篷为劳作半日的工友和摊贩们撑起了一间间惬意的“暖心食堂”,成为城市温度与文明的一扇扇窗口。(记者 廖丽萍)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