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民生资讯

鼓楼:数字赋能 一“呼”百应

2025-10-28 08:50
| | | |


福州“一线处置”平台 记者 王毅 摄

  “鼓东路101号附近下水道堵塞,污水四溢,附近居民深受其扰。”近日,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街道居民通过“鼓楼社区幸福通”微信公众号“随手拍”反映问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鼓东街道接到居民诉求后,通过“一线处置”机制呼叫鼓楼区城管局、鼓楼区住建局、福州市水务集团等部门到场处置。经检查,污水为开元新村雨污管道破裂导致。相关部门当即采取冲污清理、破路等措施处置,庆城社区联合市民委员会成员动员居民筹集资金,及时更换破损管道。两天后,污水四溢问题得以解决。

  10分钟响应、1小时呼叫、5天内处置——鼓楼区2019年在全国首创“一线处置”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实现基层有所呼、部门有所应,多方联动攥指成拳。

  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社会治理模式,实现自下而上呼叫、上下互动解决,鼓楼区是怎样做到的?

  近日,记者走进鼓楼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鼓楼智脑3.0”超大LED屏跃然眼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各领域100类数据资源库、38个应用场景构建起一网统管的“天地一体感知平台”,实现坐镇指挥中心就能“远观千里、耳听八方”。其中“一线处置”是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场景之一。

  治理智能化关键在于数据采集。“一线处置”如何采集数据?现场工作人员拨通正在三坊七巷巡街的采集员王成萍电话,王成萍即刻传回巡街实时画面。通过“一线处置”,王成萍一天的工作情况、巡街轨迹一目了然。从上午7:30至9:30许,王成萍按照工作清单已上报20余项事件,有图有细节。

  通过200多位专职采集员、“鼓楼社区幸福通”公众号居民“随手拍”、每周四“城市建管日”全区干部巡街等渠道,目前平台已汇聚数据20亿余条。

  除了采集员,“一线处置”工作机制还组建了指挥员、处置员、督导员,按照“统一指挥、采办分离、独立督导”原则,实现市、区、街镇、社区、网格、楼栋六级联动,真正做到“事事无盲区,环环有跟踪”。

  “一线处置”工作机制不仅让群众更满意,也让企业更省心。

  不久前,福建移动公司有22个分散在福州各区的网点要办理经营者变更事项。以往需要到各地挨个办,估计半年才能办结。企业反馈至“一线处置”平台后,鼓楼区市场监管局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区政务服务中心管委会协调涉及变更审批的市区级多家相关单位,明确受理标准,授权异地收件。很快,22张证照就邮寄到企业。

  “一线处置”机制运行以来,街镇、社区呼叫市、区直部门100%得到有效响应,协同解决23.44万个事项。该机制获评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十大优秀案例,列入教育部“数字中国”专题教学案例。

  从2019年1.0版本升级至如今的3.0版本,“鼓楼智脑”不断扩容,转得更快、办事更高效——汇聚2000余个公共视频,将占道经营、两车禁停等信息及时推送至相关部门,确保快速响应与处理;打造“鼓楼社区幸福通”公众号,为群众提供指尖上的办事服务;在城市重点部位布设空气、水质、声环境等物联感知设备,实现生态环境全要素实时动态监管……

  “目前,我们依托鼓楼区人工智能加速中心,引入矛盾纠纷智能调解的AI大模型,提供9大类150项社会治理服务事项,实现‘接访—咨询—服务—调解—仲裁—诉讼’全流程集成办理,进一步提升了治理效能。未来,我们将持续利用AI大模型,在数据筛选、提前预警、分析报告等方面实现功能突破。”福州市鼓楼区“智慧鼓楼”服务中心主任郑净说,“鼓楼智脑”相关经验已复制推广至沈阳、昆明、郑州、固原等多地。(记者 陈欢欢 通讯员 彭辉 谢赟星)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