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涵江作业区首个万吨级泊位开港启航

11月19日上午,随着“宝森16”轮平稳靠泊并开始装载4000吨砂石料(如图),莆田市兴化港区涵江作业区3号泊位正式开港启航。这是该作业区投运的首个万吨级泊位,标志着涵江作业区迈入万吨级码头时代,在融入莆田“亿吨大港”建设、打造“通江达海战略港城”的征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要基础配套,兴化港区涵江作业区泊位群(1—3号)位于兴化湾湾顶,该码头采用重力式沉箱结构,采取连片式布局,泊位总长690米,陆域纵深约478米,形成陆域总面积约33万平方米,设计年吞吐能力达545万吨,年通过能力可达694万吨。其中,3号泊位为7万吨级,1、2号泊位水工结构亦按7万吨级预留,将主要服务于钢建材、啤酒、砂石料等大宗散货及集装箱运输,以此提升港区综合通过能力。为保障巨轮通航,总长38.13公里的进港航道一期工程也在同步建设,将满足7万吨级散货船乘潮通航要求。
以港口为引擎,涵江港后方16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腹地正加速崛起。目前,以百威雪津、华兴玻璃等龙头企业为依托,木兰溪口产业新城重点布局食品加工、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同时,联十一线涵江段等交通动脉的建成通车也完善了港口集疏运体系,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提供了坚实支撑。(报业集团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林亦霞/文 陈少希/图)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政通APP

闽公网安备:35000899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