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20242290号提案的答复
闽文旅提案〔2024〕149号
曹阳委员:
《关于促进“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成果转化利用的提案》(20242290号)收悉。长期以来,我厅高度重视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保护与研究利用工作,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您关于促进“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成果转化利用的建议,对我厅今后加强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研究及保护利用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关于“支持在漳州选址建设专题博物馆,弘扬‘海丝’‘闽台’文化”事宜
我厅持续推动圣杯屿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博物馆建设(以下简称圣杯屿专题博物馆),加强“海丝”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一是成立工作专班。省级成立“海丝”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班--圣杯屿沉船出水文物保护小组,指导漳州市成立圣杯屿元代沉船保护利用工作专班。二是开展沉船打捞相关工作。2023年12月,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牵头,联合省考古研究院、漳州市文旅局,组织国内考古、海洋工程、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对船体打捞方案进行初步论证。5月20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孙健副主任赴东山现场实地调研。目前,在专家初步论证、听取国家文物局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持续修改完善《漳州圣杯屿沉船船体发掘打捞方案》,待呈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后,对船体进行整体打捞。三是推动圣杯屿专题博物馆建设。在漳州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东山县政府积极落实圣杯屿专题馆拟定东山县陈城镇的选址任务。7月31日,漳州市文旅局组织专家前往东山县实地调研,为漳州圣杯屿专题馆选址进行实地调研。推动漳州市制定圣杯屿专题博物馆项目建设方案。四是持续弘扬“海丝”“闽台”文化。6月20日-21日,由省“海丝”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班、漳州市文旅局、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大月港文化遗产价值”学术研究座谈会在漳州闽南书院举办,5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漳州海上丝绸之路考古、漳台海洋文化遗产调查、明清月港贸易与世界海洋贸易关系作用研究、“海丝”海外文献资料研究等方面进行交流与探讨,充分挖掘大航海时代大月港“海丝”文化、闽南文化、海洋文化的内涵,共同探索月港“海丝”文化发展路径。省市文旅系统积极借助新闻媒体、互联网平台等媒介,统筹官方网站和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矩阵,在微信公众号“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上发布《漳州 | 就在昨晚!登上湖南卫视→》等文章,展现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等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的重要成果;福建日报整版刊发《聚焦水下考古》,详细报道、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有关情况。
下一步,我厅将加快启动圣杯屿专题博物馆建设,指导漳州市继续修改完善《圣杯屿沉船船体发掘打捞方案》,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对圣杯屿沉船整体打捞方案及项目资金的支持。进一步落实工作专班机制,加快推进选址后相关建设工作。通过今日头条、抖音、“清新福建·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新福建等全媒体矩阵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点,继续做好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及考古成果转化利用情况等相关情况的宣传。指导推动漳州市政府、龙海区政府加大月港“海丝”主题宣传工作力度。
二、关于“教研结合,构建专业队伍”事宜
长期以来,我厅积极推动学术研讨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一是推进相关学术研究交流活动。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省考古研究院、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编著的两部考古成果报告《大元遗帆——漳州圣杯屿沉船调查与保护(2010—2020)》《2021年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重点调查报告》于2024年1月正式出版。指导漳州市加快推进“漳台海洋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筹备工作,拟于今年9月底在漳州宾馆举办。7月5日,省文旅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福建博物院院长傅柒生受漳州市龙海区委邀请,作《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加强月港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辅导讲座,为龙海区更好地挖掘、保护、利用月港文化遗产提供指导。福建社会科学院以省海峡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由副院长刘小新牵头成立了月港文化遗产文献整理与研究团队。二是加强文物研究阐释与展示利用。将圣杯屿文物展示纳入漳州市博物馆“海丝厅”固定陈列,目前已邀请专家撰拟展厅大纲。2023年12月,成立圣杯屿沉船出水文物保护小组,在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省考古研究院出水文物保护专家的指导下,持续开展圣杯屿沉船出水文物脱盐保护工作,保证瓷器脱盐保护效果。2024年2月初,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金瑞国司长一行前往漳州市博物馆调研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发掘保护工作,并实地查看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发掘出水文物脱盐保护情况。2月下旬,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的圣杯屿沉船出水文物资料整理小组人员赴漳州市博物馆,对2022—2023年发掘的出水文物及考古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2024年1月中旬,漳州市新聘用11名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进一步充实市博物馆技术力量,加强出水文物保护。四是突出申遗前期准备。加强与国家文物局沟通对接,指导龙海区政府编制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报文本,组织专家评审,做实月港申遗前期工作。
下一步,我厅将持续协调福建社会科学院,会同省闽南文化研究会、龙海海丝文化研究会等机构,加大月港文化遗产内涵价值系统整理研究力度。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组织省考古研究院组建专业队伍开展月港考古调查勘探,指导漳州市政府、龙海区政府同步开展月港碑刻石刻文物资源摸排、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建立等工作,强化考古资料支撑。继续指导漳州市政府、龙海区政府聘请团队编制、完善月港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实施一批文物保护工程,结合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推动文保单位提档升级。持续加强与国家文物局沟通对接,争取将月港列入“海丝”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三、关于“数字赋能,‘重现’历史遗迹”事宜
我厅不断探索新媒体矩阵在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宣传的影响力。2024年1月28日,由省文物局等多家单位主办、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局、省委网信办联合指导的“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在泉州举办,期间宣传发布了圣杯屿沉船考古发掘工作成果。我厅积极推广VR、二维码等技术,通过微信小程序、数字魔墙等终端,推动语音自助导览和互动体验在圣杯屿专题博物馆展陈中的应用。推动漳州市博物馆布置圣杯屿水下考古发掘专题图片展,作为圣杯屿专题博物馆建成投入使用前的固定陈列展览。漳州市博物馆借助数字化手段,开发“漳台一家”互动游戏并入选国家文物局“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优秀成果。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加强“突出数字赋能,拓展运用场景”建设工作。做好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数字赋能的技术协助工作,支持遗址博物馆利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创设慢直播、数字人、AI导游、立体投影等体验式服务场景。紧跟“数字福建”发展趋势,将数字赋能贯穿于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文物保护与研究利用的全过程,加强AI视界、VR等技术场景运用,不断优化数字化考古成果展示方式。
四、关于“深度开发,创新产品设计”事宜
目前,我厅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11537”思路和布局,激发文旅经济发展新活力,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做好文化保护、传承、传播、发展“四篇文章”。指导漳州市文旅局“圣杯屿”品牌化的文旅创新发展模式项目积极申报漳州市改革创新项目,并评选为优秀项目。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推动漳州市整合文化资源,支持“花样漳州 滨海城市”文旅品牌发展壮大。进一步拓展“圣杯屿”品牌多维融合创新发展空间,打造漳州文旅经典品牌。推进AI视界、VR、AR等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工作,助力打响“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品牌。
领导署名:傅柒生
联 系 人:曹 鹏
联系电话:0591-87502030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9月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