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要不做PPT”应成为共识
□余明辉
日前,浙江基层减负从整治“屏幕中的形式主义”破题,要求公务政务活动非必要不做PPT、视频。这场改革直指那些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却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明明几句话能说清的事,非要搞成几十页的PPT;明明现场汇报更高效,偏要耗时耗力制作视频。这种做法,是“用形式主义包装形式主义”,既浪费公共资源,又消磨干部士气。
破除形式主义,需要划出红线。浙江的探索值得点赞:宁波明确会议非必要不做PPT,杭州规定汇报材料不超过1500字,绍兴要求视频制作费用下降30%。这些举措回归工作本质——能口头汇报的绝不写材料,能用一张纸说清的绝不做成“PPT连续剧”。正如中办印发的文件所强调的:“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
反对形式主义,最终要落到“实效”二字。减去形式主义的“虚胖”,才能练出实干兴邦的“肌肉”。“非必要不做PPT”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工作理念的升级。从“重痕迹”到“重实绩”,从“看材料”到“看现场”,从“听汇报”到“听民声”,这场变革考验着治理智慧,更检验着初心使命。当基层干部不再为留痕而焦虑,他们才能真正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把功夫下到实处。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