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人民至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底色

2025-07-29 08:24
| | | |

□叶元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人民至上是这一制度的价值底色。

  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升华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牢牢地扎根于中华政治文明,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民本思想是这个制度重要的政治文化根源。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在扬弃中坚持和发展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中国共产党对民本思想的创新和发展既体现在具体的执政实践中,也贯穿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立、发展、完善的整个过程,更深刻融入这一制度运行体制机制之中。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拓宽了各党派、各阶层、各团体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保证了不同阶层的利益表达和政治诉求,以及人民的参与、表达和监督等多项权利。可以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创新升华了传统的民本思想,让“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逐渐成为中国的社会共识。

  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实现。

  首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进行利益整合,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代表着各阶层各群体的具体利益。二者结合,既有广泛性又有代表性,实现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有利于汇聚各方面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其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通过协商实现人民内部各方面的共识,从而推动决策施策科学化民主化。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达成既能反映多数人的普遍愿望,又能吸纳少数人合理主张的“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体现人民整体和长远的利益,作出真正有利于人民的科学决策,实现决策施策科学化民主化。

  第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监督功能可以通过制度化安排,确保各政党超越党派利益,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共同的目标追求。中国结合本国实际,探索构建起一套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的监督体系,形成了配置科学、权责协同、运行高效的监督网,对权力的监督逐步延伸到每个领域、每个角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党际层面上实行互相监督。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自觉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民主党派根据制度安排通过会议监督、书面监督、专项监督、检查监督、特约监督等形式有序开展民主监督。这样,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监督功能就能超越党派利益,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共同的目标追求。

  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凝聚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风险增多、挑战加大,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繁重。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分化、思想多元,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要求更加迫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治理具有契合性,是一种协商共治的新型政党制度,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这些变化和挑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均适时调整了各自组织发展政策,吸纳多元群体,鼓励支持他们合理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和增强了制度自身的吸引力、包容度和团结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激发起团结协作的不竭动力,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此外,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胸怀国之大者,立足自身实际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建议,围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课题提出真知灼见,围绕乡村振兴、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等认真开展民主监督,彰显了特色优势,贡献了智慧力量,很多意见建议转化为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起了强大的力量。

  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辛亥革命后,中国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的曲折探索后,基于本国国情确立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既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也是在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浪潮中兼收并蓄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尊重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在扬弃中吸收了世界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传承了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

  制度效能发挥得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这一制度能否展现制度优势、解决实际问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积累了多党合作的历史经验,提供了政党制度的中国方案,拓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因此,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也体现了民主这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做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日渐成熟。这一制度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改革创新,为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为人类政治文明贡献新模式。

(作者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