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漳州核电2号机组开始装载首炉核燃料
10月11日,生态环境部向漳州核电2号机组颁发运行许可证。当天16时13分,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漳州核电2号机组开始装载首炉核燃料,标志着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为后续机组临界、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装料是指将全新的核燃料组件装入反应堆压力容器中的作业过程,是核电工程中有核试验和无核试验的分界点,也是核电站并网发电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保障漳州核电2号机组装料顺利完成,团队在准备过程中充分汲取漳州核电1号机组以及国内电站装料经验,确保装料过程充分准备、万无一失。
“华龙一号”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是我国研发设计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10年来,“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华龙一号”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成为当前核电建设的主力堆型,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与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漳州核电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基地全面建成投产后,每年能提供约6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供应,预估可以满足厦门市及漳州市75%的用电需求。
截至目前,漳州核电1号机组发电量已达78亿千瓦时。作为“十四五”期间投产的重点项目,漳州核电1、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营后,预计每年可提供超20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报业集团记者 杜正蓝 通讯员 刘喜阳)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