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空投 矿山披绿装
近日,南安市九都镇新峰村大湖山脚下,一场矿山生态修复行动在无人机的助力下悄然展开。这座废弃了20余年的矿山,因无人机的参与,迎来了生态重塑的新契机。
上午11时许,5名工作人员已忙碌开来,2人操控无人机,3人忙着将土壤、绿化苗打包成袋。“我们9点集合,为了寻找合适的无人机起飞点,花了1小时找路上山,又花了1小时打包,正准备用无人机运输土壤和绿化苗。”操控无人机的技术员介绍,一台无人机的运载力超75公斤,一次装5袋材料,飞行800米到达指定点后,再自动脱钩投放,一趟来回仅5分钟。
九都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这座矿山20世纪90年代开采后就废弃了,原本7.365亩的废弃面积,通过自然修复加上前期人工种树,现在只剩1亩多待修复。如果用机械开路,就得破坏4000多平方米森林,生态代价太大。
传统人力运输更是难题,深山里往返一趟要2小时,危险又耗时。“我以前到现场踏勘,土路坑洼积水,即使我经常爬山也摔倒了好多次。”工作人员回忆道。
“以前想着修复这1亩多矿山,仅上山开路费就要2万元,还得用3天时间;现在让无人机上阵,仅需9000元且半天就能搞定了。”该项目负责人笑着说。6个多小时里,无人机不断往返,将200多袋绿化物资精准送达。
“过段时间,新种下的葛藤、蟛蜞菊等爬藤植物,就能借着自然雨水生长起来,矿山很快能绿起来!”看着忙碌的现场,围观的村民对生态恢复充满期待。(通讯员 黄钊伟 黄俊涛)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