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不动产登记跑出便民“加速度” 福建省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工作改革

2025-08-07 11:45
| | | |

  “现在二手房登记太便利了,真是省时又省心!”旅居美国的蔡先生近日亲身体验了厦门不动产登记的“云速度”。

  5月23日,依托厦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云窗口”服务,他通过一次“跨洋”视频连线,仅用2小时就顺利办妥了在厦门的二手房过户手续。曾经需要“漂洋过海”来回奔波的二手房过户,如今在福建省,动动手指、屏对屏就能像“网购”一样轻松解决。这是福建省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福建省作为经济大省和改革前沿,坚决扛起“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在自然资源部指导下,以数字赋能不动产智慧登记为抓手,把升级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服务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小切口”,助推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全程网办改革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服务 构建“一窗办”为民服务新体系

  二手房转移登记涉及住建、税务、公积金、水电气等10个部门业务协同。改革前,申请人需多次往返不同窗口,重复提交申请材料,流程多、耗时长、效率低。这种传统模式增加群众企业的办事成本,也是优化营商环境面临的难点。

  破局始于2021年。福建省率先部署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为已经完成二手房交易合同网签的买卖双方,实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房屋交易合同网签备案,税费申报缴纳,水、电、天然气、广电网络账号过户,住房公积金提取等8个服务事项集成“一件事”“一次办”,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然而,改革并未止步。针对信息共享不够充分、联办部门对接通联不够顺畅等二手房转移登记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福建省全力打造智慧赋能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和推广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业务。

  去年11月,福建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住建厅、福建省税务局等8部门印发《福建省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优化升级工作实施方案》,通过精简业务流程,打通登记业务系统和住建业务系统壁垒,实现了“交易合同网签备案”与“不动产转移登记”两个事项并行办理。

  “此前,全省仅福州、厦门、平潭、莆田市本级完成交易和登记职责的整合,实现线下‘一窗受理’——即一个业务系统可同步办理二手房‘交易网签’和‘转移登记’。”福建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处负责人介绍,“其他地区的群众要办理相关业务,仍需在住建和自然资源部门间来回奔波,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优化升级后,全省群众可以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并进行电子签章确认,在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的同时,房屋交易数据就会通过省数据平台实时共享至住建部门,同步完成“交易合同网签备案”,真正实现了“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既满足了业务需求,又方便了企业群众。

  如今,福建省通过优化升级服务,企业和群众在完成房屋交易后,可于线下同一个服务窗口进行一次性申请,一并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税费申报缴纳、交易合同网签备案、水电气及广电网络账号过户、住房公积金提取等 8 项业务。

  截至目前,全省共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77万件,大幅压减办理时长和办事成本,一般登记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办结,压缩率达75%,群众满意率超98%。

  解难题 开创“一键办”智慧服务新路径

  “以前听说办二手房过户办证特别麻烦,心里直发愁。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少了很多麻烦。这个举措,真是为咱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3月6日,泉州市民许女士通过闽政通APP一次性缴交了不动产登记费、工本费和交易税款,成功下载了相应的完税凭证和非税票据,并在泉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现场自助打印领取了鲤城区某小区房产的不动产权证。

  在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泉州市本级作为福建省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优化升级试点地区,从压缩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入手,深入推出“一窗办理”服务模式,通过深化流程再造、健全协同机制、推动系统集成等多种方式,在全省率先推出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省级“总对总”服务。

  3月6日,泉州市民许女士通过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省级“总对总”服务,现场自助打印领取不动产权证(泉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供图)

  “税费同缴”服务是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将不动产转移登记时所需缴纳的税款、登记费、工本费等合并成一笔支付业务,实现“前台一次性收缴,后台系统自动清分入账(库)”。该项服务是落实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的重要举措,规范全省81个不动产登记机构的支付入口和数据标准统一,将二手房转移登记所需缴纳的各种交易税款和登记费整合为一笔支付业务,在闽政通app设立“不动产登记税费缴纳”专区“一键办”。启用服务后改变了不动产转移登记税款、登记费缴纳“两头跑”的传统模式,群众只需一次支付,即可缴清二手房转移登记涉及的登记费和交易税款,线上下载电子凭据,压缩办理时间50%以上。

  在线上服务便捷高效的同时,为切实解决老年人和对智能操作不熟悉群体等在线上缴费“不会用、不敢用”的现实难题,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及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靠前服务,加强上下联动,指导德化县自然资源局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创新,在实现线上“税费同缴”服务的基础上,依托省级“总对总”服务平台,创新推出线下“税费同缴”服务模式。

  “根本想不到现在办证缴费这么方便,两笔不同部门分开缴纳的费用竟然能一次搞定,太省心了。”今年6月,德化县成功通过“总对总”模式,办理全省首宗不动产登记线下“税费同缴”业务。办事群众通过服务大厅窗口POS机扫码支付,一次性缴清不动产登记费、工本费及交易税款,同步取得完税凭证与非税票据。办事流程的简化,让群众切实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新体验。

  该模式通过融合“二维码+数字证书+非对称加密”等技术,实现了缴款数据加密传输,相较于传统模式,安全性显著提升,有效保障了交易数据安全,为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业务拓展新路径,以人性化服务精准回应特殊群体需求,让不动产登记既有科技赋能的“力度”,更有为民服务的“温度”。

  自3月6日泉州市在省内首次实现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后,仅历时36天便完成全省推广——4月11日该模式正式实现省域全覆盖,福建省成为全国首个通过“总对总”模式,全域实现群众在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时税费前端一次性收缴、后台系统自动清分入库的省份。截至6月底,全省累计办理“税费同缴”业务超23780笔,金额达8.78亿元。

  促共享 拓展“智能办”数据共享新场景

  过去,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需要本人亲自携带相关证明文件前往窗口,才能完成手续。对于那些长期居住在海外的侨胞来说,由于距离遥远,这样的往返不仅耗费时间,还需承担不菲的旅行费用。海外侨胞为一纸证明跨洋奔波,企业群众在窗口与部门间辗转往返,是传统线下登记模式“奔波劳累、耗时过长、手续繁琐”等痛点的真实写照。

  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厦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数据最多采一次”等改革要求,将“一对一”视频见证运用于二手房转移登记,创新推出“线上申请—材料预审—视频核验—线上办理”的“云窗口”服务模式,让“免跑动、高效率、零接触”从愿景变为现实。

  申请人选择自行成交或经纪机构撮合成交模式,提交资料并发起申请。工作人员在云端实时响应,利用智能审核系统快速比对信息,及时与申请人沟通,约定视频核验的时间和细节,将“群众等”转变为“主动办”,办理时限从“按日计”压缩为“即时办”,大约30分钟即可完成审核手续。

  5月23日,厦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运用“云窗口”服务模式,成功办理一宗“云窗口”跨境不动产登记业务(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自今年3月推出以来,广受群众和中介机构的欢迎。截至2025年6月,已成功办理3例跨境业务。当事人通过“云窗口”服务模式,无需跨洋往返,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不动产登记。这正是福建省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全程网办的生动体现。

  改革的成功,源于对难点堵点的精准突破。福建省打通原有集成套餐服务办理模式线上推广、应用的难点、堵点,聚焦破解“最后一公里”服务难题,依托科技赋能,大刀阔斧整合业务流程:采取一次性提交材料、一套表单申请、一次电子签章确认、多部门依申请协同联办的方式,集成不动产交易、纳税、登记服务以及水、电、天然气、广电网络账号过户,住房公积金提取等联办事项的共享信息。

  同时,福建省大力推进电子证照的生成、归集与应用等工作,进一步精简审批材料,积极推进与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12个关联部门的数据资料、核验信息共享应用,实现居民身份证、结婚证、营业执照、缴税凭证等18类涉及数据的共享应用与自动回填。广泛应用区块链可信身份认证、电子签章、网上支付、电子票据、统一收件码、数据最多采一次等先进技术,确保“一件事”涵盖的8个集成事项不仅能办,更能“好办、快办”,让“免证照、零跑腿”的便捷服务真正触手可及,跨越山海阻隔,温暖千家万户。

来源:福建省自然资源厅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